十堰楼市新政与全国“政策收紧”风逆行,多地政策收紧
2021-01-27 来源:威海凤凰湖
01十堰:增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
近日,湖北省十堰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《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实行意见》。
《意见》分别从合理调整监管措施、贯彻为企业降本减负、加大财政金融反对、反对企业加快复工复产4个方面发售15条措施。
据报,此次《意见》自印发之日起施行,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。
明确如下:
一、合理调整监管措施
1.调整城区商品房预售形象进度标准。
2.调整预售监管资金比例和拨给节点。
3.调整土地竞买保证金比例。
二、贯彻为企业降本减负
4.分期交纳土地出让金。
5.缓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基金。
6.推迟申报交纳税款。
7.给予税收免除反对。
8.落实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。
三、加大财政金融支持
9.加大政府出售服务力度。
10.反对企业合理融资需求。
11.完善差异化个人住房贷款服务。
四、支持企业加快复工复产
12.保障土地供应。
13.提高审批服务效率。
14.容缺办理规划审核手续。
15.完备还款方式。
02全国多地政策放宽 买房更无以了
作为今年不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湖北省,出台相关为企业减负、特大金融支持的政策可以理解,然而在7月,全国其他地市的调控多以放宽居多。
东莞:
7月25日凌晨零点,广东省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11个部门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增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身体健康发展的通知》,通知发布9条新调控政策,通知7月25日起立即执行。
其中重点还包括:调整商品住房限购政策,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本市出售第一套商品住房的(新建商品住房或二手商品住房,下同),须提供2年内连续1年以上社保证明;购买第二套商品住房的,须获取3年内倒数2年以上社保证明,暂停向其销售第三套商品住房。
此外,通报规定,自本通知施行之日起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购买的商品住房(以网签时间不尽相同,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),须取得不动产权证剩3年后方可交易出让。
南京:
同样是深夜发布,同样是重磅政策,7月22日晚,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、南京市发改委、南京市公安局等七部门深夜牵头发文,可谓南京最严楼市新政。
重点内容如下:
1、优先确保本市户籍无房家庭的刚性购房市场需求,商品住宅项目向本市户籍无房家庭获取每批次不低于30%比例的房源。
2、新政首次对再婚做出容许:夫妻离异的,任何一方自再婚之日起2年内出售商品住房的,其享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出来。
3、土地拍卖时,就严格容许未来房价!
4、对热点楼盘制订针对性销售方案!
5、规范楼盘装修标准!
深圳:
7月15日,深圳发布“深八条”,楼市出租汽车升级,再婚买房权宜之计了。
深户居民家庭、成年单身人士(不含再婚)须在本市落户满3年,且能提供购房之日前在深圳市倒数交纳36个月及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,方可购买商品住房。
宁波:
7月初,宁波实施《关于进一步维持和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稳定身体健康发展的通报》,将加大土地供应力度,增强精准供地,保证住宅用地市场平稳有序。严格实施建设项目动态巡查机制,强力前进已供项目加快研发建设,尽快形成有效地供应,并且对出租汽车区域也进行调整。
宣化:
据河北省怀来县政府官方微信7月1日通报,网上媒体刊发怀来县取消商品房限购政策的消息,并不有误。
近日,全国多个城市楼市调控收紧,截止目前,已有包括深圳、杭州、郑州、东莞、南京、宁波、内蒙、长春等8个城市公布了收紧的调控政策。
业内人士认为,本轮房地产调控升级是因为市场不平衡回暖,部分城市的热度短路,所以调控政策的自由选择依然是一城一策,本轮调控政策的主要特征是打三假:“假落户、假离婚、假人才”。
有专家回应,2020年开启的本轮调控政策大部分内容只是针对2011年打开限购就存在的假离婚等政策打补丁。最宽松的2020年上半年过去了,调控收紧已经难免。预计最起码有多达15个城市会在最近公布实施房地产放宽力度不同的政策。04房地产座谈会部署八大重点工作
据报, 韩正7月24日主持人开会房地产工作座谈会,深入秉持决策部署,总结房地产长效机制试点方案实施情况,分析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,部署下一阶段房地产重点工作。
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南京、杭州、沈阳、成都、宁波、长沙等10个城市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。这其中,上海、深圳、南京、杭州、成都、宁波均是今年上半年楼市热点城市。
对于下一阶段的房地产工作,会议部署了8大重点工作:
01:要坚持问题导向,高度重视当前房地产市场经常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,时刻绷紧房地产调控这根弦,坚定不移推进实施好长效机制。
02:要全面落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,找到问题要快速反应和处理,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。
03:要实施好房地产金融谨慎管理制度,稳住存量、严控增量,避免资金违规流向房地产市场。
04:要加强市场监测,对市场异动及时提示、指导和预警,精准分析市场形势。
05:要抓住建立住宅用地市场监测指标体系,定期公开各地土地储备和已出让土地建设进展情况,拒绝接受社会监督。
06:要发挥财税政策起到,有效调节住房需求。
07:要持续整治房地产市场乱象,依法有效地查处违法违规行为。
08:要作好住房确保工作,因地制宜前进城镇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,着力解决问题城市新市民和年轻人住房问题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还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载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